綠色建筑與裝配式建造安徽省重點實驗室順利完成首個大型裝配式結構工程力學性能試驗
發布日期:2021-07-16 瀏覽次數:3520
近期,我院重點實驗室與安徽建筑大學聯合開展的“裝配式格構式輕質內隔墻板抗壓、抗震試驗”,歷時60余天順利完成。該實驗主要依托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鋼筋混凝土夾心薄壁墻板受力性能研究》(No.KJ2020ZD43),利用多通道電液伺服加載系統對13個高近4m、重達3噸的裝配式格構式輕質內隔墻板開展了試驗研究。
本次試驗試件主要對6塊不同肋數、不同面層厚度的墻板進行了抗壓試驗,對6塊不同肋數、不同面層厚度的墻板和1個框架進行了抗震試驗。試驗主要依據《建筑抗震試驗方法規程》相關要求進行逐級加載,預壓之后以力控制加載至屈服,再轉為位移加載,直至試件破壞。通過抗壓試驗研究了格構式輕質內隔墻板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了不同密肋形式和混凝土面層厚度對墻板開裂荷載極限承載力的影響,得到了試件的承載力-位移曲線。通過抗震試驗研究墻板在低周往復荷載作用下的破壞形態和破壞過程,分析不同密肋形式和混凝土面層厚度對墻板力學性能的影響,并繪制骨架曲線、滯回曲線等。本次試驗通過對多組墻板試件的抗壓、抗震等力學性能進行系統對比分析,得出了不同類型試件的抗震效果,為含內隔墻板的整體結構抗震性能分析提供參考,為新型裝配式格構式輕質內隔墻板的推廣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該項目是我院重點實驗室建設以來開展的首個大型裝配式結構工程足尺試驗,標志著重點實驗室建設在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硬件設施建設、對外交流合作、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重點實驗室將進一步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廣泛開展國內外科技合作和學術交流,健全運行管理機制,把實驗室建設成為我省高水平科學研究、聚集和培養高層次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國內領先的科研平臺,為我院4.0轉型發展提供創新驅動力,為集團公司實現“千億安徽建工”宏偉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目前,重點實驗室與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合作進行的結構抗震試驗也在緊張的籌備中。